天凉了,给宝宝穿衣服记住“三暖一凉”的口诀,气温变化少生病

入秋以后,天气变化很快,很多孩子感冒生病。橙宝也不例外,晚上睡不了几分钟,就被喉咙中的痰液呛醒,难以入眠。气温降低,外面穿厚衣服的孩子逐渐增多,连平时不怕冷的大宝,今天也穿着长袖校服出门了。

中国有句老话叫做“二八月乱穿衣”,因为气温波动很大,每天不一样,每天中的几个阶段也不一样,选择穿什么衣服就感觉特别困难。早晚很冷,中午又很热。早上穿上厚衣服,中午又热得出汗,所以常常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服。

每个照顾孩子的风格不同,年轻人秉承“春捂秋冻”的观点,给孩子少穿一点,让孩子增强免疫力。老人自己感觉冷,就给孩子多穿一点,生怕孩子会冻坏。

不管哪种穿衣风格,如果不掌握科学的穿衣规则,孩子都会生病。

★盲目“秋冻”不可取

之所以提倡“秋冻”,是因为适宜的凉爽刺激,有助于锻炼人们的耐寒能力,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,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,能促进体内的物质代谢,增加热量,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。

但是,“春捂秋冻”也是有条件的。一般情况下,日照温度在20℃左右时,可适当少穿一些衣服,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,这一原则就不能盲目使用。

比如我们现在北方的天气,早上的温度是16度左右,但是风非常大,一下子就被吹透了,还穿短袖的孩子就容被冻感冒,所以,还是要及时穿上厚点的衣服。

★盲目捂热也不可取

如果一入秋,温度还不是很低,就着急给孩子穿厚衣服;或者到中午的时间,温度30度,还不给孩子脱下厚的衣服,这样也不好。

孩子新陈代谢特别快,又特别活泼好动,不一会儿就会出一身汗,衣服被打湿,再被凉风一吹,孩子就容易伤风感冒。

到了真正很冷的时候,鼻子和气管一旦受到冷空气的侵袭,里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缩,使血流量减少,引起抗菌能力减弱,可能会引起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发烧等症状。

给孩子穿衣记住“三暖一凉”的原则

给孩子穿衣不能穿多了,也不能穿少了,到底怎么穿?只需要记住该暖的地方暖,该凉的地方凉,孩子就不会遭罪。

★暖脚

俗话说,“病从寒起,寒从脚生”,一定要注意对脚部的保暖。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光着脚在地板上跑来跑去,如果脚受凉,容易导致血流不畅,引起生病。

孩子外出的时候,注意给孩子穿上一双袜子。这时不要再穿凉鞋了,应该穿透气性好的布鞋或者运动鞋。

有朋友很好奇,晚上要不要给孩子穿袜子呢?我的建议是,如果是新生儿一定要穿袜子,如果孩子生病了一定要穿袜子。如果孩子喜欢蹬被子、家里的温度又很低,也要穿袜子。北方到11月份才会供暖,从现在起到11月份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,是比较难熬的,还是给孩子准备几双袜筒比较宽松的袜子比较好。

★暖肚子

肚脐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穴位,也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,是某些病毒侵入肌 体的“门户”,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肚子,尤其是护住肚脐部位。

几个月的孩子建议穿一个肚兜,盖住肚脐。大一些的孩子不要穿露脐装,要穿盖住肚脐的长衣服。

在中午或者晚上睡觉时,如果还不太适合盖整个被子,也要找一个小被子盖住肚子,防止肚子着凉。

★暖颈背

如果颈椎受凉的话,也容易引起颈椎不适,孩子不说,我们也很难发现。有的孩子喜欢穿一些吊带的衣服或者背心,如果天气转凉,颈背肌肉进入寒气,就会引发颈椎问题。

所以,天气变凉以后,注意给孩子穿领口稍微高一些的衣服、穿带袖子的衣服,使颈背部被保护起来。

★凉头

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头部动不动就出汗,这是因为宝宝新陈代谢非常旺盛,皮肤含水量大 , 微血管分布较多,体内产热和废物比成人多,肾脑干的排泄功能有一定的限度,出汗就是排泄和散发体内热量的重要途径。

如果给孩子戴上厚厚的帽子,孩子很快就会出汗。一方面热量不容易散出,另一方面见风后容易着凉,宝宝就会生病。

所以,不要给宝宝戴太厚的帽子,选择一定透气性好的帽子,起到放风的作用就可以。

给孩子穿衣可以更灵活

给孩子穿衣服除了遵循“三暖一凉”的原则外,还要注意灵活穿衣。

因为一天中温度变化非常大,孩子活动空间也经常转换,所以可以采用“洋葱式穿衣法”,随时给孩子变装,让孩子每时每刻每地都是舒服的。

所谓洋葱式穿衣法,是指在穿几层不同的衣服。像现在这个天气,可以穿两件衣服,里面一件短袖,外面一个轻薄的外套。早上出门穿两件衣服,中午热了,或者到了一个温度比较高的室内环境,脱掉外套就正合适。

再冷一些,可以穿3件衣服,里面一件纯棉的T恤,中间一个卫衣,外面一个防风衣,根据时间和环境温度随时增减衣服,也很方便。

怎么判断给孩子穿得衣服是否合适

给孩子穿衣服,首先要让孩子感觉舒适,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。一般来说,小孩子的穿衣厚度和爸爸的穿衣厚度非常接近。

还有一个判断孩子穿衣厚度是否合适的方法,就是摸一下孩子的后颈部,如果这里温热不出汗或者稍微有些出汗,也是可以的。

如果给孩子穿上衣服,孩子还没活动,不一会儿就冒汗了,那肯定是穿多了,要赶紧减衣服。